李侗--在传承邹鲁文化中的贡献

来源:广东李氏 李国柱|发布时间:2019-01-14 14:28:08|浏览次数:


李侗,字愿中,剑浦县崇仁里樟岚村(今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下岚村樟岚自然村)人,从学罗从彦,世称“延平先生”或“李延平”。


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,儒家思想自古以来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.而习近平总书记所归结的“讲仁爱,重民夲,守诚信,崇正义,尚和合,求大同”,则浓缩了儒家文化的思想菁华,也成为每个时代中国人立身处世的精神人格尺度。在两宋时期的,周敦颐,邵雍,程颢,程颐,张载,杨时,罗从彦,李侗等理学家,是儒家经典的坚定学习传承者,他们把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做为圣贤言语教育门徒.而理学大师朱熹集儒释道之大以成使理学在中华发扬光大,传之万世。使儒学定格为国人的精神人格,理学家们功不可没,而李侗在其中熠熠生辉。

南宋时期,在地处福建闽江头的翠色峰峦之中,有一处“接竹引清泉”、“花木拥檐前”的寓所,隐居着一位隐士,他就是“禀高亮之纯粹,扬明辉之晶莹”的宋代著名理学家李侗。李侗作为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恩深义重的老师,被世人称为李延平, 享有“南剑三先生”和“延平四贤”闽学四贤”之一的美誉。在杨时,罗从彦,李侗,朱熹四位大儒的一脉师承中,李侗承前启后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。     

敬崇儒学  师拜从彦

李侗(1093—1163),字愿中,时人称“延平先生”。其生于南剑州剑浦县崇仁里樟岚乡,曾、祖、父皆以儒学起家。李侗早年家教“习举子业”,“及冠,游乡校,有声称。”

宋徽宗政和六年(1116)24岁的李侗闻郡人罗从彦从学杨时,得二程“不传之学”,慕名登门拜罗从彦为师,并写了一封致罗从彦先生的长信,曰;身为男子,生在中华,茫乎未有所止,有幸而得闻先生长者之风十年,于今二十有四岁矣,茫乎未有所止,烛理不明,而是非无以辨,不啻犹饥寒之切身者,求充饥御寒之具也。 

李侗初见罗从彦,曰:“侗闻之,天下有三本焉,父生之,师教之,君治之,则本不立。古之圣贤莫不有师,其肄业之勤惰,涉道之浅深,求益之先后,若存若亡,其详不可得而考”。侗一心追求儒学真谛的决心,表达他不愿科举应试,而愿从学于先生,终生服膺于理学的决心。但青年时的李侗受佛学较大影响,罗从彦针对李侗的思想,就作诗《勉李愿中五首》②教诲李侗,其中二首曰:“圣道由来自坦夷,休迷佛学惑他歧。死灰槁木浑无用,缘置心官不肯思”。又说,“静处观心尘不染,闲中稽古意尤深。固诚程敬应相会,奧理休以此外寻”。罗从彦对李侗寄寓很大的期盼,希望李侗能得到他的真传。李侗自跟从罗先生学河南“二程”的伊洛之学,修养渐至很深的境地,于天下之理,该摄洞贯,以次融释,各有条序。罗从彦赞许李侗“向道甚锐”、“趋向大抵近正。”从学期间,“从彦好静坐,侗退入室中,亦静坐。”“从之累年,受《春秋》《中庸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之说。”数年后“退而屏居山田,结茅水竹之间”,过着十分清贫简朴的生活,一心穷究理学和教徒授受,其后更谢绝世故四十余年,“箪瓢屡空,怡然自适”。他弃科举,穷经论道。世人说李侗“不著作,不作文,颓然若一田夫野老”“故上之人既莫知之,而学者亦莫之识,是以进不获之于时,退未及传之于后”。

李侗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“默坐澄心,体认天理”和教授门徒。他上接罗从彦,在理学南传中继承了衣钵,而晚年十年中,又不遗余力培养朱熹,为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人称“无延平,是无朱子也”。其为学“语默动静,端详闲泰”。一个人“静”一时可以,“静”几天认为也行,“静”几个月似乎还能忍受,但“静”至终生,难能可贵,沒有一种超人的励志,是一种追求真理的坚毅。是以李侗得到后人“冰壶秋月”光风霁月”的赞,身后还得到宋淳祐七年赐谥“文靖”,元至正二十二年被赠“太师”,封“越国公”,明万历四十二年从祀孔庙,清康熙帝御赐“静中气象匾额,敕建“李延平祠”。理学昌自朱子,上接孔孟之传,中衍伊洛之派,下开千万祀道学之脉。“顾其薪传所自,或以龟山载道而南,阐明理学,遂使理一分殊之说,轩豁呈露。丹山绿水,至与濂,洛,关齐名。而不知剑浦之滨,以一发引千钧,绵绵延延,寖以昌帜者,则延平先生之力也。”朱子精思实践,一意下学,“本自之延平先生为多。”

“今龟山之于闽,譬则孔子也。豫章则曾子也。紫阳则孟子也。匪延平为子思,亦何以化海滨于邹鲁哉。故有龟山不可无延平,有豫章不可无延平,无延平,是无朱子也。然则先生非特一郡之延平;且非特濂、洛、关之延平,而实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延平,天下万世之延平也”。清代福建督学于辰视学闽中,到剑津谒先生祠,见其栋宇黝垩,多倾圮漫漶者,慨然曰:“以一郡,而所关甚巨且重如此,听其湮没胡可哉!”于是谋于臬副姜顺龙,太守褚禄,别驾高玉栋,邑侯初元美,“乃捐百金为郡县倡,且令属邑师儒咸饮助焉。得若干缗,鸠工庀材,轮奂复新。”延平祠修复既毕,于辰又慨然记其事,并把延平先生之问答诸篇、道德学问,均载在全集,供读学人捧读,继承道统,使李延平的理学贡献为世人所领悟。

释疑解惑  传带圣徒

宋绍兴二十三年(1153)夏天,二十四岁的朱熹,在赴泉州府同安县上任之前,突然想起六岁时,父亲到尤溪县当县令时,曾经随父亲到剑浦崇仁里樟岚乡,拜见过李侗先生。这次途经南剑州剑浦,特意去探望父亲好友,也有向这位长辈“报喜”的动机。这时李侗已经61岁了。朱熹自小聪颖,少年时下功夫读书。十八岁考中建州乡贡中举,十九岁考中进士,堪称少年才俊。朱熹向李侗大谈他求学于“武夷三先生”刘勉之、刘子翚、胡宪之门。因武夷三先生处既崇敬二程的理学,又笃信释氏之说。受其师影响,朱熹对释氏之说亦十分兴趣,自称“虽释老之学,亦必究其归趣。”朱熹的精神世界杂糅着儒家之“理”、道家之“无”与佛家之“空”,甚至沉浸于佛老的狂热与欣喜之中。朱熹的禅惑没有得到李侗的认可,但是李侗温和地说;“汝恁地悬空理会得许多道理,但面前事却有理会不得”,反而让其“且看圣贤言语”,给他点讲儒学要义,孟子精义,李侗的话是对朱熹有所开导,但是朱熹还是精神不愉块的离开南剑州到同安县去任主簿职。经过几年后这次朱熹与李侗在南剑剑水之畔的会面,在闽学史甚至在中国的哲学史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,促使朱熹慢慢地走向“逃禅归儒”理学之路。后来在同安县任期几年里,他反复琢磨李先生的话,“越来越觉有味道”。

绍兴二十六年(1156)三月,朱熹到外邑体究公事,至永春宿剧铺,寒夜苦读《论语》,闻杜鹃啼叫到天明,一连三四个夜晚通宵思索,从程颐的解说中顿悟了“子夏之门人小子”章的意思。朱熹觉悟到的儒家“真谛”是“事有小大,理却无小大”,即李侗所说的“理一分殊”:“事有小大”指分殊,“理无小大”指理一。“杜鹃夜悟”使他回到李侗指点的理学之路上,开始相信李侗说的就分殊体认理一,既事穷理,循序渐进的思想,而对禅家有理一无分殊的空理、空道及一超直入的空悟产生了怀疑。③

此后朱熹同安任期已满,便于本年五月向延平李侗寄书伩问学。信中向李侗汇报了自已在同安任上精心研读《孟子》,向儒家方面涵养用力的最新收获。六月二十六日,李侗回书;承谕涵养用力处,足见近来好学之笃也,甚慰,甚慰。但常存此心,勿为他事所胜,即欲虑非僻之念自不作矣。《孟子》有“夜气” 之说,更熟味之,当具涵养用力处也。于涵养处着力,正是学者之要,若不如此存养,终不为己物也。对朱熹的新收获予以肯定,并要求他以存养功夫,代替空理悟人,以应事接物的分殊体认,代替隔绝外物的内里体认。④

朱熹后来所编记录他师从李侗的《延平答问》中第一封书札就是这封书信,标志着此即朱熹师从李侗之始。这次问答,成为后来两人全部答问论学的总纲,记载在同安县畏垒庵。这也是朱熹在李侗指导下精心研读《论语要义》、《孟子精义》的最早的记录。

绍兴二十八年(1158)春,朱熹为了解释理学中的疑难问题,从武夷山五夫里岀发,再次走上求师之路。他舍弃舟车,一路餐风饮露,披星戴月,徒步三百余里,到延平第二次拜谒李侗,开始了他问道李侗的困学时期,也是朱熹真正拜师的目的。这次朱熹提出了《论语》、《春秋》中的八个问题向李侗请教,讨论“理一分殊” 和“忠恕一贯之旨” 等问题。李侗把分殊体认称为“于用处下工夫”、“就事上下工夫”, 把静中体认称为“于静处下工夫”, 要求朱熹做到从分殊上体认理一和静中体认道体的统一。他在给朱熹讲解《论语》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”章句时,勉励朱熹要循序渐进,每十年都要有一个大发展,并说;“圣人非不可及也,不知更有此意否?”

朱熹受教数月之后,执着地琢磨李侗的金玉良言,追索真谛,苦读自娱,一旦颖悟,则手舞足蹈,并有在延平“西林院”题诗二首。其中一首曰;触目风光不易裁,此间何似舞雩台?病躯茬得长无事,春服成时岁一来。表达日后茬有时间还要再次前来受教。而李侗在晩年山居寂寞中有这样的高足相伴,谈经论道,揽胜九峰山、崇仁里、杜溪里、天趣园、盤陀佗石等盛景也感到无限的快慰。

绍兴三十年(1160),朱熹第三次到延平造访李侗。这次会面,李侗向朱熹讲述了《易》的太极论,论述了“天理” 的客观性和普遍性,还进一步阐明“理一分殊” 的思想,要朱熹“返愽归约,知行结合”, 抓住问题的根本,从平实处去用力,还要求朱熹学《易》要做到“看得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有下落处”。 李侗的“静中气象”精神乃是一种从静思中去激发人的内在智慧和灵性的方法。他认为,研究问题要胸中洒落通透,毫无窒碍,方才使得。

绍兴三十一年(1161)六月,李侗在给朱熹的师兄罗博文的信中写道;“元晦进学甚力,乐善畏义,晚得此人,商量所疑,甚慰。此人极颖悟,力行可畏,讲学极造其微处,渠所论难处,皆是操戈入室,须从原头体认来,所以好说话,渠初从谦开善处下工夫来,故皆就里面体认;今既论难,见儒者路脉,极能指其差微之处,自见罗先生来,未见如此者。此子别无他事,一味潜心于此。初讲学时,颇为道理所缚;今渐能融释,于日用处一意工夫,若如此渐熟,则体用合矣。”

李侗一生基本是“述而不作”,著述极少,仅有《萧山读书传》、《论语讲说》、《读易管见》。但朱熹从师李侗十年间,李侗为答朱熹所问先后孜孜不倦写了24封信,其中有的问题反复探讨多次。朱熹把李侗给他的信件和平时的语录等汇编成为四卷本的《李延平集》,又名《延平答问》。后世学者认为《延平答问》是研究李侗思想的主要资料。在这部书中可见其以“天理论”为中心的理学思想体系的脉络,“其语论道,必以明天理、正人心、崇节义,励廉耻为先”。

天理哲思  滋益朱熹

李侗的哲学思想直接承袭了周敦颐、二程的理学唯心主义,“不特以得于所传授者,为学其心造之妙,盖有先儒之所未言者。”(赵师夏《跋延平答问》)他是从程至朱程朱学派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,起了至其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。

李侗潜心追求理学真谛,便隐居乡里,谢绝世故,受授学子,箪瓢屡空,怡然自适,以求道为已任,在家静坐涵养和教授门徒和儿子。主张“默坐澄心,体认天理”,主要是继承孔孟之道,特别的程颢、程颐对世界本体论的探索,尤其在“体认天理”与“理一分殊”, 和喜怒哀乐已发和未发进行全面的阐述,这方面有新创见。他坚持把“理”作为世界的本源,作为哲学的根本存在。他把周敦颐关于“太极”的理论与程颢、程颐的“天理”论结合融通。⑤周敦颐主张“太极”是宇宙的本体,“二程”认为“天理”是世界的本源。李侗经过认真研究,以二程的“天理”来解释周敦颐的“太极”。他认为:“太极动而生阳,至理之源。”“至于终万物始万物,亦只是此理一贯也。” “人与天理一也”。李侗认为周敦颐“太极”化生万物就包含着“天理”,也就是“天理”存在于万事万物当中。“万物体现天理”,人性也体现“天理”。这样,李侗就在哲学的根本范畴方面,继承发展了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,所追求的是“内圣” 仁者之道,做一个大写的人,一个“与天地合其德、与日月合其明、为天地立心,与四时合其序。为生民立命、为往圣继绝学、为万世开太平”的人。坚持“天人合一”的本体论。如何在具体事物方面“体认天理”,李侗提出“理一分殊”,就是研究问题要一事一事地反复推寻,要循序渐进,“别穷一事”,达到规律性的认识,这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论方法。这些都为朱熹最终建立“理体之旨”奠定了重要的坚实基础。

李侗的“理一分殊”思想对朱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朱熹把“太极”与“理一分殊”结合起来分析。他认为,太极即是理,“本只是一太极,而万物各有禀受,又各具一太极尔。”他认为太极既是一理,又是众理的综合,太极包含万物整体,而万物又各具一太极。李侗在引导朱熹去研究程颐的“理一分殊”问题上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。

李侗对朱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。宋代时局动荡不安,社会乱象横生,即使李侗以超然远隐而自居,但根本无法逃脱时局的影响,他常忧时论事,感慨动人。李侗主张整顿纲常,明天理,正人心,重教化。他曾指由于今日“三纲不振,义利不分”,进而导致了人心邪辟不堪用,是致上下之气间隔,而中国之道衰远方盛。李侗曾言“治道在于修己”,必以明天理、正人心、崇节义、励廉耻为先,可举而行,非空言而已。他更从士子之心出发寻求医治时局之弊的良药,有鲜明的主张,促使一方,化为善良。李侗支持朱熹进京上疏来表达治国理念和政治主张。谁曾想到,李侗身在乡野却心系国事,伤时忧国。隆兴元年(1163)初夏,己是七十一岁高龄的李侗在辞世之前数月,接到朱熹入京陈述政见请教“所宜言”。 李侗数读封事中提到的朝廷议和之争后说:盖皆持两端使人心疑也,要之断然不可和。自整顿纲纪,以大义断之,以示天下向背,立为国是可尔。嘱咐朱熹在朝廷策对时“首论(大学之道);次言今日非战无以复仇、非战无以制胜;三论古圣王制敌之道”。他关心国家大事,寻找治国良方,其家国情怀令人感动。

思想人格 莹澈于今

“李侗的哲学有着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基本精神。”⑥他强调修身、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儒家核心思想,推崇“内圣”、“外王”相谐的理想品格。“内圣”指修养之道,重视“反身内求”,在纷繁社会中要保持清醒的内省,使身心常处于一种平静无波、虚心不昧的状态,追求内在的和谐,才能达到治学养心臻于道德圆满和内圣的完成。“外王”指经世致用,治国安邦。他认为“外王”事功是以“内圣”为起点,一个社会能否和谐,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,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思想素质。因此,李侗的哲学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。

李侗崇尚儒学,因此毕生以追求圣贤道德人格,儒家传统的“仁”的人生精神为最髙境界。他极力反对“异端之学思想”,十分坚定自己的思想信仰。他有诗曰:“胜如城市宅,花木拥檐前。一雨晓时过,群峰翠色鲜。采荆烹白石,接竹引清泉。车马常无到,逍遥乐葛天。”这是他的人生坐标,也是他追求淡泊名利的人生准则。沙县邓迪称赞曰:“愿中如冰壶秋月,莹澈无瑕。”纵观当今社会,在物质文明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,精神文明生活却赶不上人的道德理念,有人沉迷于物质欲望的追逐,却淡忘了道德信仰的追求,有人耽于名与利的价值取向,心灵无法淡定从容,甚至成为不择手段,走向极端,沦为不齿之流。因此,李侗的为人处事和淡泊名利的思想,既是承袭了中国传统人生哲理的基本精神要素,也是对自身的理解和感悟,对现代人提升个人修养有着十分有用的参考价值。

参考文献

①宋史《李侗传》   

②清康熙年间版《李延平文集》

③《南平县志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④《同安县志》

⑤《延平答问》朱文公撰

⑥《李侗文化研究》(第一辑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者:李国柱

(李侗三十三世裔孫、福建省南平市李侗文化研究会会长)

(版权归作者所有!责任编辑:李启东)
COPYRIGHT © 2017-2020, 广东李氏.cn ,ALL RIGHTS RESERVED
© 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陇西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©
支持单位:东莞市万亿实业投资有限公司
技术支持:深圳市东柱科技有限公司
粤文专字第A018号 粤ICP备20009601号
sitemap feed